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僧道谈论绛珠仙草为神瑛侍者还泪之事。甄士隐与贾雨村结识。英莲丢失;士隐出家,士隐解“好了歌”。
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雨村看中士隐丫头娇杏,发迹后娶娇杏;雨村因脏被革职,给巡盐御史林如海女林黛玉教书识字。
冷子兴和贾雨村谈论贾府危机
第三回
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黛玉母逝;贾母要接外孙女黛玉;林如海写信给贾政为雨村谋求复职。黛玉进贾府,贾母十分疼爱。“凤辣子”出场;宝黛相会,一见如故。
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雨村授应天府,薛蟠争买英莲打死冯渊。门子以护官符为由阻雨村发签拿薛蟠,雨村听其计,徇情枉法。
薛姨妈并宝钗薛蟠进贾府。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贾母等去宁府赏梅。秦氏领宝玉至其房安睡。梦中观看“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及“又副册”。
1.关于"金陵".荣宁二府没有在金陵,为何是"金陵十二钗"呢?还有,林妹妹
是姑苏籍,怎么是在金陵十二钗内?
金陵十二钗,是和贾俯有关系(血缘,婚姻)的女子,正册的是对宝玉重要的6位女子. 林妹妹是姑苏籍有血缘关系,大事又对宝玉异常重要,那么是当然的!
2.关于柳五儿.在77回王夫人到怡红院撵晴雯和四儿和芳官的时候,对芳官
说了大概意思是这样一句话"就是你怂恿宝玉要柳家的五儿,幸而柳五儿
那丫头短命死了,不然会跟着你们一起把怡红院闹翻了".但是在后面的几
十回里,五儿又当了宝玉的丫鬟,还伺候他.这是怎么回事?
高鹗没有真正理解红楼梦,序写得不和正常的,高鹗在很多地方都误解或没有领会曹雪芹.
3.关于宝玉和黛玉.宝玉从小不愿读书,但是到后面怎么不但认真读书,还讲
文章,甚至去考功名.黛玉也是从小就同意宝玉不喜读书和功名,但是在有
一回讲海棠开得怪异的时候,黛玉却和贾母王夫人说了关于"宝玉一定会
好好读书,考个功名"之类的话.这两点似乎与人物性格有冲突.
在封建,迷信时,你这寄人篱下的,高祖有心思.你后辈竟然敢于大胆反对?!
4.关与另一个"宝玉".他们把两个宝玉写得根本就是一模一样,不论外表,爱
好,性格,甚至最后都去考功名,更相似的是,他们都梦见自己去了对方的
园子,去过"太虚幻境",梦见了册子.贾宝玉梦见的是晴雯,林妹妹等人,那
那个宝玉梦见的又会是谁.?作者塑造另一个"宝玉"这个形象有什么用意?
他在文中并没祥述,只是让人觉得惊讶又疑惑,这又有什么意义呢?
高鹗没有真正理解红楼梦,序写得不和正常的,高鹗在很多地方都误解或没有领会曹雪芹.
5.关于黛玉之死.这是我最痛心的地方..不过我看了几遍红楼之后,发现有
点奇怪,不是说"三春"吗?三春之尽是所有事情衰败的一个转折点,怎么那
时候"三春"还没完,黛玉就先死了?
高鹗没有真正理解红楼梦,序写得不和正常的,高鹗在很多地方都误解或没有领会曹雪芹.
6.关于湘云和宝玉终老之说.由玉上刻的字推断,最后能使宝玉恢复的
是"金".湘云和宝钗都是"金".宝钗和宝玉成了亲.但宝玉后来失踪.应该
是出家了.而湘云在丈夫死后"立志守寡".又哪来的湘云和宝玉终老之说?
湘云和宝玉终老之说.由玉上刻的字推断没有错,高鹗没有真正理解红楼梦,序写得不和正常的,高鹗在很多地方都误解或没有领会曹雪芹
1.贾母将"身边一个二等丫头名鹦哥者"给了黛玉,可是后来这个鹦哥突然在文中消失了,又出来了个紫娟.但38回中,鹦哥再次出现,不过这时的鹦哥已经是作为一只鹦鹉出现..这是怎么回事?
2.秦可卿是因为和贾珍私通感到羞愧而死,但我读的版本中并没有叙述这回事,能否简要说一下?
3.秦可卿死后,后文又出现了"蓉大奶奶",这贾蓉是什么时候又娶了新妻子阿?
4.妙玉听了黛玉的琴声后,说会有"不好的事",指的是什么事?
5.史湘云在黛玉死后什么时候又跟宝玉见过了?而且还跟宝玉偕老?宝玉不是做了和尚了吗?这个版本我认为根本就是太荒唐了..但是如果有原文,可否贴上来并且简要说一下?
6.从文中推理,香菱是所有金钗(包括副册又副册)里面最后一个回到太虚幻境的.那这么说的话,贾家的女人不是死得差不多了阿?
7.红楼梦(曲子)里的<枉凝眉>,我认为很明显是讲黛玉和宝玉的,且不管那些所谓的"专家们"怎么去"多元化"地理解~,就从常理上说,曹先生在后面已经单独为妙玉和湘云各写一曲,而<红楼梦>一曲可以说是是整个红楼梦的缩影,若是一开头又为这二人专写一曲,那么作为红楼梦主角的宝玉和黛玉岂不是戏份少得可怜了么?宝黛的爱情是红楼梦的主要线索之一,写在这曲的前面是理所当然.如果要按写妙、云二人的理解,很明显违背了最基本的常理.
1.鹦哥并未消失,只是被林黛玉改名为紫鹃。在甲戌本第八回中雪雁道:"紫鹃姐姐怕姑娘冷,使我送来的."于此处脂砚斋批语“鹦哥改名也”。 至于第三十八回的鹦哥,应该就是指鹦鹉了。
2.关于秦可卿之死,在第五回中写道:“后面画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其判云: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由此可见,秦可卿应当是上吊自尽,而如今大多写作病死。
根据考证,第十三回秦可卿之死那一回——原来回目叫做“秦可卿*丧天香楼”,而脂砚斋批语里面说得更清楚,是她劝曹雪芹删去了关于秦可卿之死的大段文字。
所以,秦可卿与其公公秦珍在私通之时为婢女瑞珠、宝珠撞见,秦可卿羞愧难当,是谁悬梁自尽。而紧接着瑞珠触柱自杀,宝珠为求保全性命“甘心愿为义女,誓任摔丧驾灵之任 ”。
至于秦可卿的身世等谜团可参考《刘心武揭密红楼梦》,他所言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3.贾蓉何时再娶妻书中未言明,只说该女子姓胡。
4.个人以为指的大概是宝黛无果,黛玉生命即使告终。
5.湘云跟宝玉偕老是后世红学家的揣测,因为在第三十一回回目叫“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而宝玉和湘云在机缘巧合之下各得一只金麒麟,且有大小(雌雄)之分。
你可以去看周汝昌评红楼梦的文章,他比较偏向史湘云,而在文中对此也有详细的论述。
6.第五回中写道:“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判词的意思是说“香菱”原来就是“英莲”,在三岁时被拐子拐走,养到十几岁卖给薛蟠,给这个花花太岁作了侍妾。后来薛蟠娶了个搅家不贤的泼妇夏金桂,又贪又嫉,又狠又毒,香菱受尽他们的凌辱虐待,含恨而死。
而高鄂所续写夏金桂死后,香菱被扶正,当了正夫人,是显然不符曹雪芹的意图的。如果说甄家的小荣枯映衬着贾家的大荣枯,那么香菱的命运也是对大观园群芳命运的一个暗示。谁能想象得到娇生惯养的甄家的掌上明珠,会成为一个让人作践的奴才呢?谁能容忍那么聪明俊秀的姑娘,配给一个只会作“哼哼韵儿”的蠢材呢?所以,她并不是最后一个回到太虚幻境的,贾家的女人也没有死得差不多。
7.关于《枉凝眉》,我与你的观点相同,认为是写宝玉与黛玉而非湘云与妙玉,毕竟他们两个是主角,而且从文意看来亦是如此。
本文来自作者[怜容]投稿,不代表蟒龙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anglong.com.cn/mangl/154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蟒龙号的签约作者“怜容”!
希望本篇文章《红楼梦每一章的概括内容1~120回的》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蟒龙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僧道谈论绛珠仙草为神瑛侍者还泪之事。甄士隐与贾雨村结识。英莲丢失;士隐出家,士隐解“好了歌”。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雨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