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东西都杜撰的,想想 法克·尤尔·赛斯特尔 ……就能猜出这个也杜撰的……
鼻行动物不是祝大星的原创
文/朱修栐
昨天在新语丝上看到被立此存照的《鼻行动物五十年前被人类毁灭》一文, 方舟子先生评论说这种动物是祝大星为了“环保”宣传自己捏造的可能性比较大。 其实祝大星不过一个小报记者,恐怕他的想象力还不足以构想出这样的虽说硬伤 累累、但似乎还有那么一点蛊惑力的东西。鼻形动物不是他的原创,而是他从国 外的形形色色怪力乱神的伪科普书中翻出来的垃圾。
祝的文章中说“德国诗人克里斯蒂安·摩根茨坦在他的诗中写到了一种‘用 鼻子走路的动物’”,这件事情是真的。克里斯蒂安·摩根茨坦(正确的译法应 该是摩尔根斯坦,Christian Morgenstern, 1871-1914)是德国的一个打油诗诗 人,他在1905年创作了一首名为Das Nasobem(The Nasobame)的诗。因为我不 懂德文,这里附上这首诗的英文译文:
Along on its proboscis there goes the nasobame accompanied by its young one. It is not found in Brehm It is not found in Meyer Nor in the Brockhaus anywhere. ’Twas only through my lyre we know it had been there. Thenceforth on its probosces (above I’ve said the same) accompanied by its offspring there goes the nasobame.
很明显,这只是一首恢谐式的打油诗,这种名叫nasobame的动物完全是诗人的编 造。不过,摩根茨坦的诗因为通俗幽默,在德国一度十分流行,很多德国人都可 以背出几首,所以这种想象中的动物形象后来竟被一些人信以为真,也是有可能 的。
可能正是利用了这种心理,1957年,德国海德堡大学(University of Heidelberg)的一位动物学教授Gerolf Steiner化名为Dr. Harald Stümpke, 在德国出版了一本名为Bau und Leben der Rhinogradentia的书。为了使人相信 确有Dr. Harald Stümpke其人,还装模作样地用真名为这本书写了后记。在这 本书中,Gerolf Steiner煞有介事地编造了Rhinogradentia这个“学名”来为这 类动物命名(可以翻译成“鼻行目”或“鼻行类”),把它放在脊索动物门脊椎 动物亚门里作为一目,和灵长目、食肉目之类并列,并划分为“14科189种”, 一一给以命名和分类学上的详细描述,还配了黑白线条图,这倒颇增加了它的蛊 惑性。祝大星那篇文章的东西,比如“挪威人在1941年首次发现”(而且这个挪 威人还是从日本人的集中营里跑出来的)、“哈伊艾爱群岛(Hi-Yi-Yi Is.)”、 “1950年代被美国人的核弹炸沉”(那个挪威人也便和他发现的鼻行动物一同遇 难了)之类就全部来自于这本荒诞不经的伪“专著”。
此书于1967年由Leigh Chadwick译为英文,由自然历史出版社(Natural History Press)出版,题为The Snouters: Form and Life of the Rhinogrades,又给这种想象中的动物起了snouter这个诨名。此书以后又译为日 文等,成为全球性的科学谎言。其实就和水晶头骨、金字塔之谜一样,这个科学 谎言被介绍到中国来是迟早的事情,只不过祝大星没有足够的科学修养,比较倒 霉,刚好被他撞上了而已。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google搜搜Rhinogradentia或snouter等词,了解更详 细的情况。如果你懂德文就更好了,因为这个谎言本来就是德国人编的,德语的 介绍网页比英语的更多。
(XYS20041008)
Ⅰ 六年级下册数学生活与百分数的手抄报
数学幽默笑话?
100分?
期末考试后,小亮回家说:“这回两门考了100分。”爸爸妈妈听后很高兴。?小亮接着说:“是两门加起来100分。”爸爸听了扬手就要打,妈妈劝住说:“语文就算得了40分,算术总该60分吧,总还有一门及格嘛!”小亮委屈地说:“妈,不是那么算法!语文是10分,算术0分,加在一块不正好是100分吗??
趣味数学题?小机灵几岁 ?
有位叔叔问“小机灵”几岁了,他说:“如果从我三年后年龄的2倍中减去我三年前年龄的2倍,就等于我现在的年龄??
过桥?
今有a?b?c?d?四人在晚上都要从桥的左边到右边。此桥一次最多只能走两人,而且只有一支手电筒,过桥是一定要用手电筒。四人过桥最快所需时间如下为:a、?2?分;b、?3?、分;c、?8?分;d?、10分。走的快的人要等走的慢的人,请问如何的走法才能在?21?分?让所有的人都过桥
《数学家小时候的故事》?欧拉(1707~1783)
欧拉瑞士数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欧拉从小着迷数学,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数学天才。他13岁便成为著名的巴塞尔大学的学生,16岁获硕士学位,23岁就晋升为教授。1727年,他应邀去俄国圣彼得堡科学院工作。过度的劳累,致使他双目失明。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他的工作?。欧拉具有惊人的记忆力。氢说,1771年圣彼德堡的一场大火,把他的大量藏书和手稿化为灰烬。他就凭着惊人的记忆,口授发表了论文400多篇、论著多部。欧拉这们18世纪数学巨星,在微积分、微分方程、几何、数论、变分学等?领域都作出了巨大贡献,从而确定了他作为变分法的奠基人、复变函数先驱者的地位。同时,他还是一位出色的科普作家,他发表的科普读物,在长达90年内不断重印。欧拉是古往今来最多产的数学家,据说他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够当时的圣彼得堡所有的印刷机同时忙上几年。?
欧拉作为历史上对数学贡献最大的四位数学家之一(另外三位是阿基米德、牛顿、高斯),被誉为"数学界的莎士比亚"。?
数学名人名言?
数学是科学的皇后,而数论是数学的皇后。———高斯?
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问题,它就充满着生命力,而问题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终止或衰亡。———希尔伯特
拿破仑说:“一个国家只有数学蓬勃的发展,才能展现它国立的强大。数学的发展和至善和国家繁荣昌盛密切相关”?
邱成桐说:“现代高能物理到了量子物理以后,有很多根本无法做实验,在家用纸笔来算,这跟数学家想样的差不了多远,所以说数学在物理上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
华罗庚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一门科学,只有当它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能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马克思
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而是我们怎么知道什么。——毕达哥拉斯
开心笑一笑:?减法?
数学课上,教师对一位学生说:“你怎么连减法都不会?例如,你家里有十个苹果,被你吃了四个,结果是多少呢?”?这个学生沮丧地说道:“结果是挨了十下 *** !
逻辑学的用处?有个学生请教爱因斯坦逻辑学有什么用。爱因斯坦问他:“两个人从烟囱?里爬出去,一个满脸烟灰,一个干干净净,你认为哪一个该去洗澡?”?“当然?是脏的那个。”学生说。?“不对。脏的那个看见对方干干净净,以为自己也不会脏,?哪里会去洗澡? ”
脑筋急转弯有一天,数字卡片在一起吃午饭的时候,? 0弟弟说:“我们大家伙儿,一起拍几张合影吧,你们觉得怎么样?”?0的兄弟姐妹们一口齐声的说:“好啊。”? 8哥哥说:“0弟弟的主意可真不错,我老8供应照相机和胶卷,好吧?”? 老4说话了:“好是好,就是太麻烦了一点,到不如用我的数码照相机,就这么定了吧。”? 于是,它们忙了起来,终于+号帮它们拍好了,就立刻把数码照相机送往店里洗照片,照片洗好了,电脑姐姐向它们要钱,可它们到底谁付钱呢?它们一个个呆呆的望着对方,这是电脑姐姐说:“一共5元钱,你们一共十一个兄弟姐妹,平均一人付多少元钱? ”
数学故事韩信点兵?
我国汉代有位大将,名叫韩信。他每次集合部队,只要求部下先后按l~3、1~5、1~7报数,然后再报告一下各队每次报数的余数,他就知道到了多少人。他的这种巧妙算法,人们称为鬼谷算,也叫隔墙算,或称为韩信点兵,外国人还称它为“中国剩余定理”。到了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用诗歌概括了这一算法,他写道:?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七子团圆月正半,除百零五便得知。? 这首诗的意思是:用3除所得的余数乘上70,加上用5除所得余数乘以21,再加上用7除所得的余数乘上15,结果大于105就减去105的倍数,这样就知道所求的数了。? 比如,一篮鸡蛋,三个三个地数余1,五个五个地数余2,七个七个地数余3,篮子里有鸡蛋一定是52个。算式是:?1×70+2×21+3×15=157?157-105=52(个)
Ⅱ 数学集锦以数学家的故事,发明为主手抄报
迟到的祝福
本文来自作者[晓霜]投稿,不代表蟒龙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anglong.com.cn/mangl/1594.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蟒龙号的签约作者“晓霜”!
希望本篇文章《鼻行动物是真的有吗-为什么又说它是德国人的恶作剧-》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蟒龙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很多东西都杜撰的,想想 法克·尤尔·赛斯特尔 ……就能猜出这个也杜撰的……鼻行动物不是祝大星的原创 文/朱修栐 昨天在新语丝上看到被立此存照的《鼻行动物五十年前被人类毁灭》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