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是近几年逐渐兴起于各地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由于其将现代医疗服务技术与养老保障模式有效结合,实现了“有病治病、无病疗养”的养老保障模式创新,已经成为政府决策部门及学者们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医养结合”概念的提出相对比较具有中国特色,也是在进行国际交流中养老界同仁较为困惑与纠结的问题。其实,“医养结合”具有整合照料的含义,近似于美国的管理性医疗服务,基于资源整合理论。医养结合也不是简单的医疗与养老职责的相加,需要满足资源利用合理化基本原则,包括:
> 精准合理的服务定位
> 政策配套与顶层设计
> 医疗和养老服务模式有机整合
> 按供需平衡需要合理配置资源
> 资源共享避免重置与浪费
1、医养结合基本内涵与特色
从内涵上来讲,医养结合具有以下基本特点:从保障目的来看,与传统养老模式一样,医养结合旨在为老年人提供老年生活服务,以使老人安度晚年;
从参与主体来看,它联合传统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旨在通过多元化的参与主体,为老年人提供一种新型的养老服务;
从服务内容来看,由于引入了现代医疗技术,它能够提供更加专业、便捷的养老服务,有效提高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
△一张图来归纳和总结医养结合服务模式
在养老服务中重点解决以下医疗保健问题,包括:
> 基本医疗保障,如老人药物管理、慢病管理
>健康管理与维护,如健康档案、康复护理、心理慰藉、营养支持
>日常协助就医和紧急医疗援助
>……
从保障对象来看,尤其适宜处于大病康复期、慢性病、易复发病患者等无法在传统养老模式中得到良好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
社会化养老服务的刚需来源于自我照顾能力不足的老人,或家庭功能或照顾者能力不足的老人,而这其中如果将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需求作为两个需要维度的话,强调老年照顾中的医疗和照护两个方面。
医养结合的服务对象主要基于以下两大类型6种情况:
第一大类型:突出“医+养”方式,主要针对疾病或残障导致的独立生活能力受损者,需要以医疗为主,同时还需要配合中、长生活照料,如蓝圈部分。
第二大类型:突出“养+医”方式,主要针对高龄导致的身心功能的障碍或不足者,需要社会化养老服务,但同时伴有卫生、医疗保健需要,如红圈部分。它区别于传统生活照料为主的养老服务,不仅包括日常起居、文化娱乐、精神心理等服务,更重要的是包括医疗保健、康复护理、健康检查、疾病诊治、临终关怀等专业医疗保健服务。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5个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规划提出9项主要任务,发展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是其中之一。
在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方面,规划提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健康管理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中的独特优势,积极推进面向老年人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鼓励中医医师积极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中医药服务;加强老年人养生保健行为干预和健康指导。
在中医药健康养生养老文化宣传方面,规划提出,积极宣传适宜老年人的中医养生保健知识、技术和方法,推动优质中医药服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积极开展中医健康体检、健康评估、健康干预以及药膳食疗科普等活动,推广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中医传统运动项目。
规划明确,到2025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城乡社区规范化健康管理服务率达到65%以上,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达到75%以上,三级中医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的比例达到85%以上。
本文来自作者[秋翠]投稿,不代表蟒龙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anglong.com.cn/mangl/16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蟒龙号的签约作者“秋翠”!
希望本篇文章《医养结合目的及意义》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蟒龙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医养结合是近几年逐渐兴起于各地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由于其将现代医疗服务技术与养老保障模式有效结合,实现了“有病治病、无病疗养”的养老保障模式创新,已经成为政府决策部门及学者们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