箍筋计算方法(图解)如下:
1、箍筋的通常形式
计算它的下料长度无非就是计算它的周长和根据抗震要求设置的弯钩长度,这个很简单,来看一下计算公式:长度=周长+弯钩x2?。
其中:周长=(B边长-Hbcx2+H边长-Hbcx2)x2,弯钩长度=1.9xd + Max(75mm,10d)。
Hbc代表保护层的厚度。封闭箍筋构造如下图。
2、箍筋长度计算—拉筋长度
从图示可以看出,拉筋的长度等于柱边长减去两边的保护层再加上两个弯钩的长度。计算公式:长度=柱边长-Hbcx2+1.9dx2+Max(10d,75)x2。红色标注为拉筋。
3、箍筋根数
(1)箍筋根数=加密区箍筋根数+非加密区箍筋根数;
(2)加密区范围=节点区+顶部非连接区+底部非连接区。
箍筋计算的实际作用
箍筋计算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通过对箍筋的合理配置,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构件的抗弯、抗剪、抗扭等受力性能。在混凝土结构中,箍筋能够承担一部分弯矩和剪力,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受力程度,防止混凝土构件过早开裂。
箍筋计算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在地震作用下,混凝土结构容易产生脆性破坏。通过合理设置箍筋,可以提高混凝土构件的延性和韧性,从而降低地震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箍筋计算有助于节约钢材和减轻结构重量。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合理调整箍筋的规格和数量,可以有效地降低混凝土结构的含钢量,减少钢材消耗。同时减小结构的截面尺寸,降低结构自重,有利于提高结构的经济性和施工便利性。
箍筋计算有助于规范建筑设计施工过程。通过对箍筋的计算和选用,可以确保建筑设计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保证施工质量,避免因钢筋配置不当导致的工程事故。
分二种情况:
(1)拉筋同时勾住主筋和箍筋时,其长度计算公式如下:
拉筋长度=(h梁宽-保护层*2+2d1)+11.9抗震弯钩长*d*2 d1为箍筋直径
(2)拉筋只勾住主筋时,其长度计算公式如下:
拉筋长度=(h梁宽-保护层*2)+11.9抗震弯钩长*d*2
扩展资料:
拉筋建筑名词,拉筋主要是为提高钢筋骨架的整体性而起拉结作用,拉筋主要是为提高钢筋骨架的整体性而起拉结作用。
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设置。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上述的“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只是给出一个计算拉筋间距的算法。
例如,梁箍筋的标注为φ8@100/200(2) ,可以看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为200mm,则拉筋间距为200*2=400mm 。但是,有些人却提出“拉筋在加密区按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在非加密区按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这是错误的理解。
参考资料:
本文来自作者[依瑶]投稿,不代表蟒龙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anglong.com.cn/mangl/69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蟒龙号的签约作者“依瑶”!
希望本篇文章《箍筋计算方法(解)》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蟒龙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箍筋计算方法(图解)如下:1、箍筋的通常形式计算它的下料长度无非就是计算它的周长和根据抗震要求设置的弯钩长度,这个很简单,来看一下计算公式:长度=周长+弯钩x2?。其中:周长=...